改善塞車 北市推月票吃到飽、公車整併解方 (林麗玉報導)

台北市每天有132萬人次的公車族、仰賴287條公車路線穿梭大街小巷,光是臺北車站就有30多條公車路線經過,這麼複雜的公車路網,怎麼樣才能更有效率?

還記得柯文哲參選市長時,就曾經點名「公車之王」307,質疑307路線彎彎曲曲有高達62個站,司機跑一趟車兩個小時,沒有效率應該取消或調整,馬上引發數萬通勤族反彈,質疑柯文哲不顧公車族權益。

但台北市複雜的公車路網,該不該整併?答案絕對是該。

但要怎麼整併?絕非只是將一條像307這麼長的路線改短就算,而是應就每條路線的經營績效、業者乘客權益,逐一評估,交通局長陳學台說,臺北市的公車

路網整併,第一步就是要讓乘客的搭乘意願提高,將運量的餅做大,才能讓業者願意配合整併,而要讓民眾願意捨開車、騎機車改搭公車,誘因是要讓搭公車可以更有效率。

難度相當高的公車路網整併,臺北市政府這幾年要逐步以「快、幹、支、微」公車逐步調整,以幹線公車第一階段短短三個月的營運成效看,五條幹線路線中,內湖幹線(大都會客運經營)就是由287(大都會經營)、21(首都經營)路主副路線整併為一,儘管是四條路線合併為一條,但因為有類捷運概念的密集班次,加上有轉乘公車半價優惠,短短三個月,運量提升17%,對業者來說,儘管損失其他三條路線,但成本減少,效率提高,業者仍抱持樂觀其成。

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說:「整併後成本減少,但集團內大都會客運收益增,首都收益卻減少,希望首都多出來的司機及車輛,可以在其他路線可以發揮。」

不過公共運輸處長常華珍坦言,臺北市內湖幹線公車可以整併成功,很大因素還是因為整併的公車業者,屬於同一個集團。但不得不正視的問題,臺北市的公車運量,的確受到捷運路網成形,對公車運量打擊相當大,唯有將運量的餅做大,加上整併,才能解決「大家都分食,大家都吃不飽」的困境。

常華珍說,等明年上半年16條幹線公車全部上路後,臺北市下一步要推動的就是支線公車、微循環公車的整併,而這一塊絕對也會是最難的一步。

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建議,臺北市的公車路線整併,絕不能以「革命式」、「先摧毀再重新建立」的手法併,希望以自願、漸進方式調整,他也舉307為例,這一條路線,平日一天載運七萬多人次,假日也有四萬多人次的高運量,等同是一條輕軌的運量。

業者建議,公車路網的整併,應該加入業者、公民討論,讓公車更有效率。

而目前交通局也針對每條路線進行OD分析,公運處長常華珍也舉307為例,儘管路線長,但少有乘客從起站坐到終點,而是沿途上上下下,行駛效率高,這樣的路線,就不需要刻意拉直截短。

臺北市要改善尖峰塞車現況,唯有提升大眾運輸的人口才是解方,柯文哲的兩大猛藥,第一就是推動雙北大眾運輸(捷運公車UBike)月票吃到飽,再來就是公車路線整併,但怎麼樣才能減少業者、公車族的反彈,並且符合大眾運輸的使用效率,需要漸進、滾動修正、站在使用者角度思考,配合票價優惠多管齊下,才能建構完善的大眾運輸城市。



來自: 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71106/24489104.htmlarmani exchange 專櫃

arrow
arrow

    陳柏毅遣衷齡矗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